所谓“智慧养老”,“智慧”是手段,“养老”才是目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成为行业的新趋势。如今,当“老有所养”遇上科技赋能,一场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智能手机、平板满足了老年人的娱乐、购物、信息查询等需求;护理院的智能呼叫报警器,让护理服务变得便捷高效;家中安装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为老人提供了即时、有效的安全保障;大数据智慧养老云平台,24小时检测老年人的健康信息……
这些看得见的智能化设备、服务以及看不见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相继走进养老机构、社区、家庭,助推智慧康养产业。
01政策引领智慧养老产业兴起
随着养老需求在我国逐渐发展扩大,我国民政部及各相关部门积极发布各类政策推动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支持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养老服务管理中的运用,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养老机构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模式。支持智慧养老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适老康复辅助器具、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型机器人与无障碍科技产品。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智慧养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策的支持不仅体现在对技术研发的鼓励和资金投入上,还体现在对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上。
02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市场发展
科技赋能是实现智慧养老的核心关键。智慧养老是信息技术的集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为人们提供智能化、物联化、个性化的服务。它打破了传统养老的时空桎梏和服务壁垒,创建了“系统+服务+终端”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和多样化的形式,实现了双向互动的养老服务方式,不仅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满足了长者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服务体验。
智慧养老服务领域主要涉及慢性病管理、居家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生活护理和线上咨询等。例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可以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通知家属或医疗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进行深入分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建议和生活指导。智慧养老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效果,又降低了养老成本,同时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03传统养老与智慧养老产业并存
智慧养老依旧需要依托于“人”为老年人开展服务,只有服务层面的高效,才是“智慧”的真实体现。随着技术的进步,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健康管理、康复辅助、养老监护等智能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与性能持续提升,应用场景也在进一步拓展。这些产品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传统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种服务模式通过信息平台整合多方需求、组织与资源,实现了与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创新。例如,一些智慧养老平台提供了包括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寻科技化导致技术鸿沟对于老年人的驱逐和歧视。为了兼顾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将“老有所养”的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的“赋能”效应相结合,才有可能激发老年消费力,真正实现“科技产品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智慧养老在养老机构场景下的技术运用
智慧养老技术的未来趋势呈现出智能化、个性化、综合化、社区化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的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将为生活在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物联网技术
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老年人在机构生活环境的智能化管理,提升长者的生活幸福感。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应对紧急情况。例如,防走失预警器可以为失智长者提供安全保障,智能监护床垫可以监测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心率变化,智能家居系统则能帮助老年人更方便地控制家电和照明。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和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数据,为养老机构的医疗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人工智能可以预测疾病风险,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诊断,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远程医疗
通过“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可以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住养老人的辐射效应。互联网医院将上级医院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把医院和养老机构融合在一块,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医疗服务。这不仅减少了老年人的就医负担,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养老机器人
未来,养老机器人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能在老年康复领域大展身手,广泛应用于康复训练和护理,帮助部分失能老人恢复行动能力;还能替代一部分护理员的工作,提供陪伴、助餐、助浴等服务;并有望成为老人的“精神伴侣”。
智慧养老新篇章
在智慧化的浪潮下,科技不仅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养老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的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智慧养老正帮助中国的老人由生存型养老向品质型养老迈进。相信未来,智慧养老既有技术精度,也讲人文温度,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让“智慧养老”真正走进老人的生活里,让中国人的老年生活更有品质。